打好哪支杆最关键?这些数据美巡赛人人都在算!


得分杆数的是与同场比赛所有球员的平均杆相比,你是得分还是失分。让球员们能够真正对比自己的各项技术。它可以分为 总得分数(Total) 、 开球得分(Off the Tee) 、 进攻果岭得分(Approach the Green) 、 果岭周边得分(Around the Green) 和 推杆得分(Putting) 。下面看一下这几个统计数据的概念。

PUTTING

推/杆/得/分

马克·布罗迪提出这一全新概念的缘由是,传统的数据并不能真实体现一个球员在某项技术上的表现好坏。同一轮比赛中推杆数为31的球员可能在推杆上比另一位推杆数为28的球员表现更好。原因是也许这位31推的球员都是标准杆上果岭,第一推的初始位置相对较远,而这位推杆数为28的球员上果岭率更低,常常通过救球把小球放在洞口的位置,自然推杆数会更少,也产生了他推杆更好的错觉。

理解了这个概念,我们知道不能盲目地从一轮的总推杆数去衡量球员的推杆好坏,推杆得分则更有说服力。

推杆得分指某个球员在特定距离推球入洞所用的杆数,与统计数基数(参照上图)相比,可以计算出他在某个球洞得分还是失分。

举个例子:根据ShotLink统计出的2003年-2012年美巡赛球员四百多万次推杆数据,我们看到球员8英尺推杆的平均进洞率为50%,推进的平均杆数为1.5杆。假设一位球员在8英尺的距离一推进洞,那么他实际使用的杆数为1, 推杆得分则为1.5-1=0.5。下一个洞,这位球员再次面对8英尺的推杆,还剩4英尺推进,他两次推杆得分之和是该洞的 推杆得分为(1.5-1.13-1)+(1.13-1)=-0.5。

OFF THE TEE

开/球/得/分

开球得分统计所有四杆洞和五杆洞的开球。

来看个例子:TPC锯齿草球场的第18洞是446码的四杆洞(巡回赛446码四杆洞的平均杆数是4.1),一位球员开球330码上球道,剩下116码的距离到洞。根据美巡赛的统计基数,从球道116码的位置打入洞的平均杆数为2.825,那么这位球员的开球得分为4.1-2.825-1=0.275。

假设这位球员第一杆开球在距果岭180码处先上了球道然后下水,他开球的得分是多少呢?

由于TPC锯齿草第18洞的设计,这位球员可在180码处抛球上球道。根据统计基数,在180码球道上球员们平均的进洞数为3.08。那么他这一杆 开球得分为4.1-3.08-2=-0.98。

为什么这次是-2呢,这是因为他下水后的罚杆是由开球带来的,所以实际击打杆数为2。

如果他这一球并没有先穿过球道,而是直接下水了,需要回到tee台重新打一球,这种情况他的实际开球杆数则为3。

同样的,开球上球道率给我们的信息也是非常有限的。我们不知道球员在没有上球道时,他的球位是什么状况。也许他的球只是打在过渡草上,对球员的下一杆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开球得分这一数据则相对客观。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就是布莱森·德尚博,他的开球上球道率仅有53.44%,排在巡回赛第189位,但他的开球得分则达到1.13,稳居巡回赛第一名。

APPROACH THE GREEN

攻/果/岭/得/分

那标准杆上果岭率是否还值得参考呢?严格来说,标准杆上果岭率比推杆数和开球上球道率也许更能说明情况,但参考价值依然不如进攻果岭得分。攻果岭得分用以衡量三杆洞的开球,四杆洞和五杆洞除开球、果岭周边(计算距离果岭环30码以内的表现)以及推杆之外的所有杆。

假设球员A和球员B在一场比赛的前两天同组。第一天,在一个200码的三杆洞,球员A将小球放上了果岭距洞30英尺位置,而球员B则把小球打到果岭旁的沙坑,距洞26码,结果两个人都用3杆完成该洞。第二天,在同一个三杆洞,球员A再次将小球放在距球洞30英尺的位置,而这一次球员B将小球打到了洞口一英尺的地方。球员A两推结束了这个洞,球员B则轻松拿下小鸟。球员A这个洞的上果岭率为100%,球员B仅为50%,但明显球员B的成绩好于球员A。

那这两个球员的进攻果岭得分分别是多少呢?

美巡球员从200码的距离所需的平均进洞杆数为3.12杆,26码沙坑平均进洞杆数为2.6杆,果岭上30英尺的平均进洞数为1.98杆,果岭上一英尺的平均进洞杆数为1杆。

通过计算,球员A在这个洞的 前两轮进攻果岭得分为第一轮攻果岭得分+ 第二轮攻果岭得分=(3.12- 1.98-1)+(3.12-1.98-1)=0.14+0.14=0.28。球员B的 攻果岭得分为(3.12-2.6-1)+ (3.12-1-1)=0.64。

很明显,通过进攻果岭得分,我们能看出来球员B攻果岭的价值更高。

EXAMPLE

举/个/例/子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计算一个球员的得分,我们再举一个例子。

在一个长度为400码的4杆洞,一球员开球啃地后小球只飞行了116码,停在球道上,剩下280码的距离。第二杆,这个球员又将小球打进了果岭前的沙坑里,球位距离旗杆20码。第三杆,他从沙坑里把小球放到距洞口15英尺的地方。最后,他只用一推进洞,这个洞他打了一个帕。那么他每一杆的得分分别是多少呢?我们一起来计算一下。

根据美巡的统计基数,一个400码长度的4杆洞球员所需用的平均杆数为3.99杆,球道上280码的距离所需的平均杆数为3.69杆,20码沙坑所需平均杆数为2.53,15英尺的推杆进洞平均杆数为1.78杆。

从这些数据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该球员在开球和果岭周边这两部分丢了分,但攻果岭和推杆帮助他把分数拉了回来。

看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上球道率、上果岭率和推杆数等传统统计数据并不能给我们客观可靠的反馈。而通过计算得分杆数,我们可以真实横向地对比高尔夫所有技术环节中,自己的优劣势究竟在哪里。

那么想成为一名顶级职业球员,需要每一个技术环节都出类拔萃吗?这是我统计的截至英国公开赛后,世界排名前二十球员在本赛季美巡赛上的各项数据排名。

我们看到没有一位球员的各项数据都能排在巡回赛前十的,甚至有不少球员的单项技术排名在百名开外。但即便一个球员在某一个技术环节相对薄弱,他们依然可以成为世界前十的球员。

罗里·麦克罗伊曾经表示:“人们总说必须短杆好才可能赢得比赛,事实并不是这样。”金熊杰克·尼克劳斯也认同这个观点:“如果每轮比赛我都能够做到15个标准杆上果岭,有几个五杆洞能够两杆打上去,再推进所有3码内的推杆,谁还在意我的切杆是否精准?”

我写这一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大家对数据统计有更正确的理解。利用有参考价值的数据来结合球员自身进行评估,我们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哪个技术环节需要提高。袁也淳今年成绩有明显的提高,正是因为我们做了一些观察,以及对真实数据的对比和分析,在去年赛程结束后调整了训练的重心和方向。

我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引发教练、球员和家长关于青少年高尔夫技术、策略和心理等方面的思考。如何利用合理的数据,结合球员自身情况,帮助球员进行提高,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话题。

注:1.以上数据均来自美巡官网和马克·布罗迪的书籍《每一杆都作数》

2. 由于大满贯属于独立赛事,ShotLink数据并不包括大满贯数据

点击即可阅读

冯珊珊林希妤明晨首轮亮相!中国一姐力拼新奥运奖牌庆生

艾柯|冯珊珊是真的要退役了吗?

肖夫勒有祖传的奥运血脉?感恩第16洞那块记分板

潘政琮7人加洞抢得奥运铜牌!肖夫勒拿下美国高尔夫首金

大逆转!李旻智加洞夺冠依云大满贯,何沐妮T38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黔南举办“市界杯”超级体育之夜文体活动
中国演员兼歌手张艺阳(31岁)因涉嫌杀害女友被判死刑,去年被执行刑罚的事实迟迟才被公开,事后因公开作品而引起争议。据21日在中国社会关系网服务(SNS)上扩散的山西省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刑罚公告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