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圣保罗贫民窟的铁皮屋里,21岁的罗德里戈对着手机屏幕握紧了拳头——电视里正重播着昨晚巴西队的比赛。作为当地业余联赛的最佳射手,他比谁都清楚:那些在绿茵场上飞奔的身影中,至少有三分之一和他一样,都是"没有编制的运动员"。
世界杯转播镜头永远聚焦在球星们胸前的国旗徽章上,却鲜少有人注意徽章背后不同的故事。国际足联最新数据显示,参加卡塔尔世界杯的831名选手中,有超过200人来自非职业俱乐部体系。这些球员没有固定薪资,没有社保账户,甚至训练时要自备钉鞋。
"我们管自己叫'足球吉普赛人'"——效力过6个国家二级联赛的智利门将卡瓦哈尔在更衣室对我说这话时,正往膝盖上缠着从药店买的廉价肌效贴。
记得在莫斯科郊外的训练基地,乌克兰籍陪练员维克多给我看他手机里的记账本:上月收入扣除经纪人抽成后,刚好够付合租公寓的租金。这个曾经在青年锦标赛上演过帽子戏法的小伙子,现在最大的愿望是"能被随便哪个乙级队看上"。
但总有奇迹在发生。塞内加尔前锋迪亚涅28岁前一直在法国业余联赛踢球,靠着在建筑工地打零工维持训练。去年世界杯替补登场的那记倒钩,让他瞬间获得三份职业合同。"那些睡在更衣室长椅上的夜晚,突然都值得了。"他在进球后对着镜头哽咽时,全世界都看见了他球衣下摆露出的自制号码——是用电工胶布粘上去的。
当终场哨响,无论胜负,这些没有编制的运动员总要面对同一个问题:下一张合同在哪里?或许正如退役后开起烤肉店的阿根廷老将洛佩斯所说:"我们追逐的不是编制,而是那个不肯死心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