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拳击运动越来越火,社会认知度越来越高。 拳击运动从上以往被认为是打打杀杀的斗狠行为,经过这些年社会开放和众多拳击人的共同努力,逐渐走出纯体育竞赛的小范围,而被普罗大众接受,成为一项既能够自卫强身又能够锻炼形体的时尚运动。
从立志要成为拳王的山区孩子,到工作繁忙压力山大的富商阶层,再到为工作需要条形紧凑身材性感的影视明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到拳击运动中。
拳馆,作为拳击运动的主要载体,也随着市场的兴起而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特别是一线城市上海北京,几乎每隔一两个月都有新的拳馆准备开业。而传统的拳击发达地区和城市:如云南昆明、辽宁大连、广东广州等,也是拳馆众多百花齐放热闹非凡。
投资拳馆的资金也从原来的退役拳击运动员,逐渐增加了社会拳击爱好者,再到如今开始有集团企业资金投资进入。投资拳馆的目的和性质,也从简单的谋生发展成为兴趣爱好和市场战略。
早在三四年前我所预测的拳击将会成为体育产业的新增长点,现在看来随着国家体育战略的确定,新一代中国拳王们的涌现和激励作用,拳击运动高度商业化并走上投资风口的机会是越来越大了。
今天这篇文章想简浅地把中国拳馆分个类,以为新进入的投资资金和想要参加拳击训练的人士,做一个大概的参考。
虽然都是拳馆,但中国诸多拳馆其实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大概可以分成以下几个类型:
1. 白领拳馆
这类拳馆是为白领服务的,给白领提供参加拳击运动的场所。白领们把拳击运动当作减压和健身修型的兴趣爱好。他们也有相当的消费能力,和社会交际需求。
白领们对于拳馆的技术专业度要求不是很高,并不需要达到专业比赛的水平,白领赛事是他们展示运动能力的最好舞台。训练的强度是以减压,健康锻炼,不影响白领们的工作生活为主要参考标准的。但他们对于拳馆环境,社交氛围,服务质量要求很高。特别是在北上广这样拥有以百万计的外籍商务人士工作的地方, 白领们对于拳馆的英文交流能力和西方式人际关系,有一定的要求。所以白领拳馆,成为中高端人士工作之余运动减压,社会交际的最佳场所。
这样的拳馆往往选址都在商务区,或者高档住宅区,由于租金和各项运营成本较高,所收费用也较高。除了提供运动场所,和技术传授之外,这样的拳馆往往定期会举办具有社交性质的赛事和活动,以满足白领人士的社交需求和个人价值展现需求。
白领拳馆的教练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往往都是一种朋友关系。教练的组成也比较自由,可以是退役拳手,也可以是有一定技能和教学能力的但经过长期训练的进阶白领拳手。
白领拳馆还有一份分支,是女子拳馆,只招收女子学员,专门为女白领人士打造适合的训练系统和环境。
这其中上海的Golden Glove 和 Aboro Academy是两家成功的典范。
6. 个人拳馆
或许这个类型不一定可以称之为拳馆,但是这也是一种存在的态势。就是有的教练并不建立商业化运营的场所,而是以自身技能和知识给学生提供教学。其场所比较自由随意,有可能在教练家中,也有可能在学生家中,也有可能在某小区或者广场。
这个类似于传统的拜师学艺方式,没有商业运营的成本压力,师徒之间的关系商业也部分比较少。不过往往这样的教练都是有着资深拳击技能和经历的人士,有着足够的个人魅力。提供的传统师徒形式的一对一教学,有可能收费也有可能不收费而是象征性的供养。
这样建立起来的师徒言教身传的教学方式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往往除了教授技能,还会传达人生哲学和处事方式,也是一种传播拳击运动的好方式。但唯一的缺陷是这样的教学方式缺少实战和对抗的机会。
综上所述,不同拳馆形态适合不同投资方向,也适合不同客户群体。 多样化的业态,也给市场和大众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在拳击运动开始蓬勃发展的同时,投资人应该选准方向,想要参加拳击运动的人士也应该选准适合自己的拳馆。同时市场需要规范化,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需要杜绝乱相和虚假宣传以及质量低下的教学,才能够让拳击运动的市场,在人口众多的中国大地得到长足的发展。
盈利是任何一家拳馆的目标,职业拳击商业化发展的路途,离不开拳馆商业化这样的开路先锋。职业拳馆也是培养真正忠实拳迷的最广泛和基础的基地。拳馆的运营模式没有统一模式,经营理念也是多种多样,但是线上线下打通,赛事和培训挂钩,理论结合实际,多样化课程,竞技和健身结合,对抗和趣味性结合,必然是各类拳馆共同探索共同追求的一致方向。
拳击运动的推广和市场的兴旺发达,必然会吸引更多的优质青年加入到拳击运动,从而为我国产生更多的世界拳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